标题:美军钻地弹炸醒中东! 伊朗万吨浓缩铀失踪,霍尔木兹海峡告急
引子:中国游客的逃亡之路
德黑兰的夜空被导弹轨迹撕裂时,中国游客林女士正蜷缩在伊斯法罕的旅馆里。 凌晨的空袭声让她惊醒,手机信号彻底中断,街道上只有引擎轰鸣的逃亡车队。
她与同伴驱车1200公里穿越伊朗腹地,沿途加油站排起长龙,边境口岸挤满撤离的外国人。 “第一次亲历战争,看到导弹拦截的火光在头顶炸开”,她在亚美尼亚告诉媒体,而留在德黑兰的朋友至今失联。
美军“午夜重锤”:125架战机与3万磅钻地弹
6月22日凌晨2点10分,美军潜艇从波斯湾发射20枚“战斧”导弹扑向伊斯法罕核设施。
7架B-2隐形轰炸机同步投下14枚GBU-57钻地弹——这种重达13.6吨的“地堡克星”,号称能击穿60米深的混凝土工事。 五角大楼宣称:“三处核设施遭受毁灭性打击”。
但伊朗国家电视台直播画面戳破了美方叙事:福尔多核设施地表仅冒起少量烟雾,卫星图像显示纳坦兹部分建筑坍塌,而核心区域完好。
“核材料早已转移,损失可以修复”,伊朗议员曼南·莱希轻蔑回应。
特朗普的“豪赌”:国内政治困局转嫁中东
这场代号“午夜重锤”的行动,被《纽约时报》定性为“危险的政治赌博”。 特朗普急需一场“胜利”扭转颓势:执政半年对华贸易谈判僵持、移民政策遭抵制,支持率持续下滑,共和党内部讥讽其外交策略为“TACO”(特朗普总会退缩)。
以色列的“助攻”成为关键筹码。 以军6月13日率先摧毁伊朗防空体系,重创其指挥链。 “以色列把球传到了美国脚下”,国际关系教授李昊比喻道,“美军只需完成临门一脚”。
以色列的阳谋:绑住超级大国的战争绞索
内塔尼亚胡在视频声明中毫不掩饰:“美以行动充分协调! ” 以军借机扩大战果,22日空袭伊朗中部导弹指挥中心,首次深入该国腹地。
但危险也随之反噬。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飞抵莫斯科时警告:“保留一切反击选项! ” 德黑兰的导弹已瞄准中东40个美军基地,美国驻外使馆全部进入最高戒备。
核灾难警报:国际原子能机构紧急介入
福尔多核设施深藏山腹,GBU-57钻地弹是否击穿防护层仍是谜团。伊朗核安全部门紧急检测辐射值,沙特、阿联酋同步启动环境监测。
庆幸的是,暂无核泄漏迹象。
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出警告:“这是对全球安全的直接威胁!”国际原子能机构23日召开紧急会议,总干事格罗西直言:“我们甚至无法评估损毁程度! ”
霍尔木兹海峡:全球经济的咽喉被扼住
伊朗议会国家安全委员会突然抛出震撼议案:关闭霍尔木兹海峡! 这条宽仅50公里的水道,每日输送2100万桶原油,占全球供应量的21%。
“封锁海峡等于自杀”,宁夏大学教授牛新春指出伊朗史上多次威胁却从未实施。 但这次不同——也门胡塞武装同步宣布:“将袭击所有红海美籍船只! ”
战争外溢:多国卷入的“第六次中东战争”?
俄罗斯外交部怒斥美国“践踏联合国宪章”;法国紧急撇清“未参与空袭”;海湾国家集体谴责“灾难性冒险”。
更严峻的是战场扩大化:伊朗导弹22日击中特拉维夫居民区,以色列报复性轰炸黎巴嫩真主党据点。 联合国安理会警告:“报复循环已坠入无底洞! ”
中国的立场:四点主张穿透战火硝烟
当美军炸弹落下时,中国使馆正组织公民从贝京口岸撤离。 外交部援引习近平主席的四点主张:“停火止战是当务之急,对话谈判是唯一出路”。
在德黑兰街头,最后一批中国留学生登上撤侨大巴。 车窗外的广告牌印着波斯语标语——“西方炸弹摧毁建筑,但炸不垮文明”。
(全文完)
本文基于新华社、央视、南方都市报等信源采写
美军钻地弹参数引自五角公报|霍尔木兹海峡数据源自OPEC年报
中国游客经历摘自南方都市报特稿
爱配资-炒股配资开户-在线配资公司-配资怎么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