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滚动播报
(来源:中国航空报)
我的师父罗阳,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义综合机加分厂的一名冷冲模设计员。在他的办公桌上,始终放着一本被翻得卷边的笔记本,边角被泛黄的透明胶带仔细地加固着。轻轻翻开,一股岁月与油墨交织的气息扑面而来。那是他视若珍宝的“武林秘籍”,记录着他从青涩学徒到技术骨干的每一次成长与突破。在师父心中,它的分量,远胜过抽屉里那几本沉甸甸的专利证书。
我刚加入天义时,总在模具参数设计上跌跟头,不是冲压角度把控不准,就是忽略了材料的弹性补偿。每当这时,师父便会轻轻翻开那本笔记,为我逐一讲解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。“做产品可不能差不多,我们必须精确到0.01毫米。”从模具的结构原理,到实际生产中容易忽略的细节,他将三十余年的经验与心得,毫无保留地拆解、传授给我。
后来我才明白,那些看似平淡的数值与方法,都是师父历经无数次试模与调整淬炼而成的智慧。我曾翻到一页夹着的试模记录,上面排列着二十多组数据,最终一行小字写道:“终于找到最优方案”,纸角因反复折叠已变得毛糙。正是凭这般不肯妥协的韧劲,师父才能在冷冲模领域不断
展开剩余30%攻克难关,收获一项又一项技术成果。
这本笔记里,不只藏着经验的积累,也留下了我成长的印记。第一次独立完成设计时,他在图纸复印件旁批注“进步快,但细节还要再抠”;项目遇困难时,他又添上一句“每一次试错,都是靠近成功的一步。”如今,师父常对我说:“等我退休,这本笔记就传给你。航空人的手艺,从来不是靠说出来的,而是一笔一画写下来、一锤一锤炼出来,再一代一代传下去。”
纸页翻动间,我看到的不仅是师父三十余年的匠心坚守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传承。它早已不仅是师父的宝贝,更是我技术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与传承。 (刘锴)
发布于:北京市爱配资-炒股配资开户-在线配资公司-配资怎么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