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,也是唯一一个从南方统一全国的朝代。这个时期不仅政治稳定、军力强大,而且经济繁荣,特别是工商业的蓬勃发展,诸如晋商、徽商等著名商帮都在明朝时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和壮大。因此,明朝被视为一个富庶强大的朝代。甚至到了明朝后期,资本主义萌芽的迹象也开始显现。
然而,令人难以理解的是,明朝进入后期时,财政却频频出现问题。嘉靖末年,大明国库银两不足十万,而年度赤字竟然高达一百四十多万两!一个经济如此繁荣的帝国,竟然面临着财政危机,连日常开支和战争经费都无力支撑,这让人难以想象。那么,究竟是谁在破坏这个盛世王朝的财政呢?
官商勾结:共同腐蚀国库
展开剩余75%历史上,官商勾结一直是社会腐败的根源之一,而明朝时期这一现象尤为严重。原因之一,可以归结为朱元璋建立的俸禄制度。为了减少官员的奢侈,朱元璋将官员的俸禄定得勉强够养家糊口,但这样一来,官员们就不得不通过与商人勾结来补充收入,才能够维持自己及家族的生活。可见,官员与商人之间的利益共同体,成了一个巨大而深刻的腐败体系。
当商人与官员合作后,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网络,商人的经济利益与官员的政治利益相互交织。这样一来,商税被人为压低,而商人们则变本加厉地进行偷税漏税,情况严重时甚至到了荒谬的程度。比如,茶叶这种大宗商品的税收,竟然低到让人惊讶的程度。这一切的结果,就是国家税收的严重缩水,导致财政陷入困境。
更为可怕的是,这些官商不仅合谋操控税务,甚至还勾结海盗,从事走私活动。每年他们通过走私赚取巨额财富,却丝毫不将任何一分钱交入国库。到了崇祯年间,当国家急需调动资金募捐军饷时,竟然连一个应有的募捐数额都无法达成,反而从某些官员家中搜出巨额财富——七千万两白银!这些腐败官员和商人,最终将明朝的财政拖垮。
皇室宗亲:不知节制的奢侈
除了官商勾结,明朝的皇室宗亲也是拖垮国库的罪魁祸首之一。这一切的根源同样与朱元璋的政策有关。朱元璋在年幼时经历过极其贫困的日子,为了避免自己的子孙继续遭受贫困和饥饿,他设立了丰厚的宗藩俸禄制度。根据这项制度,亲王、郡王等皇室成员的俸禄非常优渥,且自十岁起即可领取。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皇族群体,不仅数量不断增加,而且没有人数限制。原本几十人开始的皇室成员,经过几十年的扩展,到达了数百万人之多。
这一制度初衷是为了保障皇室成员的生活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皇室人口的激增使得财政压力倍增。到明朝中期,皇室成员人数已经达到了令人无法想象的规模,甚至突破了百万。如此庞大的皇室开销,国库根本无法承受。为了供养这数百万人的衣食住行,国库的财政压力可想而知,最终造成了明朝经济的严重失衡。
总结:财政困境的终极原因
综上所述,商人与官员的勾结掌控了明朝财政的流入,而皇室宗亲则控制了财政的流出。如此一来,明朝国库的财力几乎被这些腐败行为榨干,导致了财政严重赤字。一个朝廷没有了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国家运转,灾难便不可避免。最终,财政的崩溃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进程。
这正是历史的深刻教训:当一个朝代的权力与财富被极少数人垄断,而大多数人民得不到应有的福利时,这个朝代的崩溃只不过是时间问题。
发布于:天津市爱配资-炒股配资开户-在线配资公司-配资怎么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